坚持不懈 勇攀技术高峰

2021-10-08

——记第十五届全国技术能手苏建军

《中国冶金报》(2021年10月01日 03版三版)

本报通讯员 王班勇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烧结生产线上,华菱湘钢烧结工首席技师苏建军蹲下身子,仔细端详着最近新改造的生产辅助小设备,脸上时不时露出笑容。

今年是苏建军参加工作的第30个年头。凭借多年来在技术上的死磕和坚持,他2013年获得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获得湖南省技术能手,2019年被评为湘潭市高技能人才,今年6月份又获得第十五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同时,由他主持的持续降低炼铁烧结煤气消耗项目获得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术创新成果奖。

“难道一辈子就会这点东西?”

1991年,苏建军从湘钢技校毕业,被分配到华菱湘钢老二烧车间,自此当起了水封拉链工。这个岗位属于烧结生产的辅助岗位,工作内容简单。“简单的岗位能这么上心,小伙子不错!”该车间负责人十分认可苏建军对待岗位的态度,很快安排他担任成品班班长。

在担任成品班班长的5年多时间里,苏建军多次受到表扬,但他心中时常有一丝不甘。“难道一辈子就会这点东西?到退休连烧结专业的全流程生产是什么都不知道?”他心里想。

不久后,烧结生产线的看火工岗位出现空缺,苏建军主动要求调动岗位。领导很吃惊:一是苏建军已是班长,日常管理着班组十多名员工;二是看火工岗位收入要比成品班班长少、劳动强度还大。在别人看来,苏建军没有理由去当看火工,但他却一再坚持,最终领导同意了他的想法。

在新的看火工岗位上,苏建军如鱼得水:仔细观察、细心揣摩,练就了“火眼金睛”的高超本领。通过巴掌大的观察孔,他可以判断出烧结点火温度,并且与仪器测出的温度相差无几。随后,经过竞聘,苏建军又成为配料班班长,着手开展配料工作。

1999年,凭借突出的业绩,厂里提拔苏建军担任工段长。原本工段里设有一个工段长、一个副工段长两个岗位,为了锻炼苏建军,厂里决定由他一人肩挑两人的职责。刚开始,他心里没底,但转念一想,他从水封岗位、看火岗位,再到配料岗位、成品岗位,烧结生产线摸得很透了,也就信心十足。他担任工段长的第一年,工段两个班组同时被评为华菱湘钢的模范班组。

10年的时间里,从发出“难道一辈子就会这点东西?”疑问,到掌握烧结生产工艺,苏建军用实际行动和闪亮业绩找到了消除这一疑问的答案。

“要对得起大家对我的信任!”

一次,烧结生产线风压突然从16000帕降到15000帕,怎么也找不出原因。苏建军被当班工段长请去支援。他从烧结机的风箱、大烟道,再到电除尘,检查了一遍又一遍,从前一天的中班一直找到第二天下夜班,问题点还是没有找到。后来上白班的同事在苏建军看过很多遍的主风机上发现了问题——风机叶片插销断裂。苏建军开始反思:搞工艺技术的人不懂设备怎么能行?

对技术的渴望,成了他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的动力。苏建军狠下决心,要在技术水平上不断超越。之后,他开始频繁与其他专业的技术人员交流,积极参与各类项目攻关,全力发挥专业所长,并努力学习其他相关专业的技术。即使不当班,当了解到有检修停产或者项目调试时,苏建军也会赶到生产现场,研究设备和生产工艺,验证一些新的技术。

事上练,比武见。1997年,苏建军参加华菱湘钢的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被破格晋升为技师。在2004年湘钢的职业技能大赛中,苏建军与百余名烧结工同台竞技,夺得了烧结工技术比武第一名,获得湘钢技术能手的称号。多年来,他一路考试,一路晋升,成长为烧结工高级技师。大家每每遇到什么生产问题,第一时间总会想到苏建军,他也乐于帮忙。

“要对得起大家对我的信任!”苏建军总说。他仍在不断钻研中,继续帮助大家解决生产难题。

“能发挥作用就是一种快乐”

今年8月份,2020年度全国重点大型耗能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结果揭晓,华菱湘钢1号360平方米烧结机问鼎全国300平方米(含)~400平方米烧结机 “冠军炉”。消息传来,他和同事们非常高兴。至今,这座烧结机建设和投产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2006年,为建设这座烧结机,苏建军和团队到韶钢学习。为了全流程学习此类型烧结机的复产工艺,凌晨两三点,苏建军喊醒大家,打着手电,从租住在离厂四五公里的平房步行进厂学习技术。此次学习的知识成功应用在了新烧结机的建成投产中,同时也启发了他,让他有了改进烧结机复产过程的念头。

烧结机复产是烧结机生产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动辄需要四五个小时,过程非常复杂,且经常出现各种问题。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总结,苏建军创造了一种可以短时间实现烧结机复产的方法,将原先需要20多台台车才能点火成功的工艺减少到一两台台车就能点火成功。他的这项技术不仅在华菱湘钢得到推广,而且多次应用到兄弟钢厂以及同行业其他单位的烧结机建设中。

多年来,像这样的技术改进或者设备改造还有很多。苏建军和团队改进的增加料层透气性装置、料层加水系统等推动了华菱湘钢烧结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得到了行业同仁的高度认可。

如今,对50多岁的苏建军来说,工作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解决现场的生产问题也成了一种快乐。同事好奇是什么推动他坚持不懈,勇攀技术高峰?苏建军说,一是对技术持之以恒的热情,二是善于在工作中寻找技术水平提升的快乐,三是有与团队共成长的合作精神。“‘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说,做工人就要做个好工人。30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觉得能发挥作用就是一种快乐。”苏建军说。